找到相关内容1865篇,用时2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唐密师资相承祖师纪年(唐代)

    于广福寺从金刚智受具足戒。 公元七二五年(开元十三年),善无畏完成《大日经》翻译。 公元七二五七年(开元十五年),正月初八,一行完成《大衍历》。同年。 公元七三零年(开元十八年),金刚智于长安的大荐福寺继续译经事业。 公元七三二年(开元二零年),善无畏请旨回国,未见聼许。 公元七三五年(开元二三年),十一月初七,善无畏,世寿九十九嵗,葬于龙门西山。(益《善无畏...

    靜慈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55057630.html
  • 略谈灭尽定

      大  纲  一、前 言  二、尽定之思想背景  三、尽定与死亡的差别  四、有心与无心之诤  五、尽定与无想定之差别  六、尽定与解脱之关系  七、菩萨能否尽定  (一)菩萨的特色  (二)能与否之问题  八、结 论  【参考书目】  一、 前 言  “尽定”是建立在四禅八定之上,经典记载为无心定,但它真的是完全“无心”吗?它的思想演变过程如何?有关这些问题,在部派中有著不同...

    释印融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83745245.html
  • 演培法师:人间佛陀(5)

    的存亡者,不论他如何谈修说证,无疑是我佛的叛徒”。   十 双林树下的   佛陀到了晚年,声誉虽已日隆,但是不幸的事,又在不断到来,自也不免伤感!不过稍感安慰的,就是一般上首弟子,...也在日渐衰弱中,深深的领略到离开时期不远,于是率领众弟子们,离开王舍城,渡过了恒河,作最梭的游行。   首先到达的是越只国拘利村,在此除为众宣说四圣谛的真理,并为追随在左右的诸比丘,告诫他们如何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1465958.html
  • 访佛祖圆寂之地居师那迦

    时候,游客和朝圣者不少,香火蛮旺,感觉挺热闹的。居师那迦是佛陀的圆寂之地,佛陀是在两株娑罗树间的,“佛既灭度,人天雨泪,双树变白”。早先读过此类情景描绘,对居师那迦就有了一种先为主的印象,一种...300公里之远。释迦牟尼离开王舍城,进行最后的游化。他向北走,渡过恒河,再向西北巡游讲说,最后落脚居师那迦,在这里取涅槃,时年80岁。佛陀为何选择这么一个小地方,成就永恒?   到了居师那迦,自然...

    黄溪连

    |涅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3/0603368459.html
  • 佛陀十大弟子及杰出的比丘尼

    盛名,遂前往加入教团,其妻拔陀伽毗罗尼后来出家为尼。他少欲知足,专志于修行,所以称为头陀第一。当释尊之际,他远在北方行脚,得此悲讯后,即昼夜兼程赶到,跪于圣棺之前,悲恸不已,更立志说:此后我决心...释尊55岁时,始佛门,侍从释尊前后达25年之久。当释尊之际,与阿党的年代,楼陀同侍于释尊的枕边,专心守护。他博闻强记,闻一知十,故称为多闻第一。在经典结集中,大部分的经文都是凭他的记忆而口传的。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70557099.html
  • 佛教泛论(一)

    毗琉璃夺得王位。相传此毗琉璃王后来了释迦族,憍 萨罗国在毗琉璃王之后,日渐衰微,最后几近于灭亡。毗琉璃王或单称为 琉璃王。   佛陀于其之前年,系居于王舍城北方之灵鹫山。当时佛从灵鹫山 渡过恒河, 经毗舍离城北上,在途中过了年,来到拘尸那罗 (Kusinara) ,在娑罗 (sala) 双树间。佛陀此时八十岁,此时相当于西元前三八 六年。后,佛之遗体以火荼毗,舍利八分,建塔供养。相传...

    宇井伯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20169338.html
  • 道心长远的坚众

    如何获得真正的无上道呢?又该怎么做,才能修行成道?”正当陷入苦思之际,天上忽然传来一阵悦耳的音声:   “坚众居士啊!普德增上云音灯如来曾经在这个世上开演无上的妙法,只可惜现在如来已经了……”...出世说法;后来悲伤,是因为佛陀已经了。”坚众回答道。“其实你不用忧戚。普德增上云音灯佛在前,已将大法传给百亿位法师,其中,声明大法师正在这个世界弘传如来的教法。”“真的?那么请您告诉我,声明...

    中台世界

    |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0/1458496176.html
  • 佛像中为什么经常出出植物?

    则种满祗树,著名的《金刚经》即是于此处宣讲。  檀耳。而到了佛陀老年时,据说是由于吃了施主所供养的檀耳,食物中毒,而患了严重的痢疾,种下了的因缘。  婆罗树。与佛陀一生最后相关的植物,则是婆罗树。佛最后决定选择在拘尸那罗的婆罗树林内,当时林内的天龙八部,都降下华雨感伤哀悼,林内的婆罗树甚至全部变白了,因此而有“鹤林”之称。  七叶树。佛之后,教法的结集也与树木有关。圣弟子们为了使正法久住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72668988.html
  • 从别称看佛家的死亡观:寂灭

    死亡的别称,多用于信佛的人,犹其是僧人尼姑。宋代王禹偁《黄州齐安永兴禅院院记》:“智雨者,涟水人,世姓朱氏,以至道三年十月一日寂灭。俗寿五十一。”    《坛经·付嘱品》:“法海上座再拜问曰:“和尚之后,衣法当付何人。”   冥灭 唐代孟浩然《还山贻湛法师》诗:“欲知冥灭意,朝夕海鸥训。”“训”即解说。整句诗意为:真想明白寂灭涅槃的真正含义,且听海鸥日复一日的解说吧。大有可意会不可言传的...

    三耳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385089037.html
  • 认知出离心、大悲心才不会出偏

    了解此意义,才不会偏离佛道。上求佛道即是出离心,下化众生即是大悲心。上求佛道即是出离心,下化众生即是大悲心。出离心在修阿含者为了知世间的苦,而修证苦、集、、道四圣谛,而体证苦、空、无我、无我所,希望证得阿罗汉,当生了生死,不再有生死。出离心在大乘修行者亦是要了脱生死,要脱离这六道轮回无常之苦,得大自在。而如没有出离心行大乘者便易落入求人天福报轮迥,或落入为一般民间鬼、神道迷信之路。大悲心乃在...

    golzen果任

    |出离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140036850.html